近日,退休後仍堅持坐診27年、“用便宜藥治大病”的“良心醫生”胡佩蘭辭世,數百人自發為她送行。
  胡佩蘭傳遞的價值取向是:讓民眾能夠少花錢、看好病。這樣簡單而篤定的信念能夠在殊為不易的堅持中延續,令人敬佩,值得贊嘆。
  胡佩蘭的事跡所引發的社會反響,折射了公眾對凈化醫療環境的期盼。近年來,醫務行業不乏盡責的醫務工作者,維護著醫生職業的聖潔。但也有少數醫務工作者出現了價值錯位,開“大處方”、做“過度診療”、收“紅包”,加劇了患者對醫療質量的猜疑。
  醫者仁心,仁者愛人。沒有一顆關愛眾生的大愛之心、悲天憫人的職業良心,就可能把醫療服務等同於一般商業活動,千方百計從患者身上攫取收入、獎金。“大處方”“過度診療”“紅包”等現象,反映的不只是一些醫生的職業道德問題,還有管理部門履行職責的問題。
  消除醫療服務中的不正之風,離不開胡佩蘭們的點滴堅守,更需要廣大醫生集體行動。社會轉型時期,醫療保障水平偏低、醫療資源分配不均的客觀實際,使得“看病難、看病貴”的狀況很難迅速消除。醫務工作者應對患者多一些感同身受的體諒、少一些“錢到病除”心態;多一些責任情懷、少一些敷衍塞責。
  醫患之間,和則兩利。實際上,與胡佩蘭一樣,始終有醫務工作者在用行動踐行希波克拉底誓詞,向醫療服務不正之風說“不”。比如在北京,華益慰從醫數十年堅持“不拿一分錢,不出一個錯”,在武漢,王爭艷始終堅持用“小處方”治病。
  國家衛計委、發改委等九部門近日聯合發佈《糾正醫葯購銷和醫療服務中不正之風專項治理工作實施意見》,從監管層面明確了整治要求。多管齊下,糾正不正之風才能形成更大合力、收到更多實效。
  摘編新華社1月26日電文/梁建強  (原標題:抵制過度診療需要點滴堅守)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lh42lhige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